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所谓诗意,在我看来,不是草原上的白云,不是流水中的落花,更不是雪景里的红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力量。它既是磅礴的,拥有摧枯拉朽摧毁一切的能力,也是柔软的,在你萎靡不振时悄悄拂过你的心灵给你慰藉。有人会问,该如何打造这诗意的世界?阅读,只有通过阅读,你所看过的每一个字每一本书,都将成为你的一砖一瓦,为你所用,筑成壁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很惭愧,近年来,我才恍然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只盼为时未晚。在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之前,坚持看书该说是件痛苦的事儿,苦的不在书,在于坚持二字。所幸交得三两好友,建一微信群,每日陪我一同看书打卡。日月星辰,黑夜白昼,倒也真的养成每日必要看上一小时书的习惯。深叹,习惯有时真是个可怕而又神奇的东西。
谈谈近日我看的一本书—《非洲三万里》,由毕淑敏老师所作。在书的封面上有这么几句话,凝简却又充满智慧。她说,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走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成为自己;她说,非洲之傲像一个小联合国,让我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她说,一扇车窗,隔开贫穷与奢侈,愚昧与文明。短短几句话,虽不足以让你了解全书大意,但也略知一二。在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句话:第一,我们从不曾杀死过你们,也恳请你们让我们活下去。这是非洲草原上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们对盗猎者的苦苦哀求;第二,细节会给人以猛烈的撞击,宽恕就难以成立。这是索韦托惨案事件后,索韦托纪念馆绝不售卖那个惨死的黑人男孩照片的原因;第三,可你,不一定遭逢生命中的罗本岛。这是伟大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在罗本岛历经漫漫十八载的磨难岁月,也是每位奋斗者的必经之路。有人曾经说过,假如你真正爱过书的话,你就会明白,一本在你手上待过很长时间的好书就像一张熟悉的面孔一样,永远也不会忘记。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书籍这方面,千万别钻牛角尖投自己所好,要海纳百川。文学名著,散文随笔,佛经美学都可涉略一二。有一些看似枯燥乏味宛若天书的书籍,恰恰是最能够拓宽自己的认知半径,别抗拒,看书使人洁净而有力量。如果非要说阅读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大概就是它能打破你的经验认知,重新建立你的思维方式,很有裨益。
一砖一瓦,一花一树,终成诗意。
财金系16级会计四班 陈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