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陪伴一生的挚友》

作者: 时间:2017-12-22 点击数:

书是挚友,书是良师。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寒冰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书,是炎炎夏日里一缕清爽的清风。书,宛如香茗,醇香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书,宛如明灯,通明的灯火引导我们走向前方;书,宛如阶梯,引领着我们攀登上成功的高峰。所以说,书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书籍,教导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了我们引导。有时候书中的一段话也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哲理。“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段话是《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的家书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让我想起了父亲对我的谆谆教导,也是这样的语重心长。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的过节就和父母闹矛盾。天下的父母,试问有哪个是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呢?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里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段话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爱子深切。对于长大的孩子,他希望他茁壮成长,出人头地,但却也藏有私心。其实他的私心于天下所有父母都一样,就是不忍孩子远离身边。从怀胎到分娩,从哺育到成长,是父母点滴的呵护、教导铸就我们的成长,为的就是儿女才有所有,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但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的高兴,也独自伤心难过。作为儿女,应该懂得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那就是成家立业,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俗话说:“百善贤为先”。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羔尚有跪乳之恩;我认为,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孝顺父母。多少人事业有成之后就遗忘了父母。我依稀记得,我在一个网上浏览过一段文章,大致内容是农村里的一个小伙子,读完大学后扬名立万,事业有成,婚姻美满。有一天他们父母到城里来找他,却因为他的嫌弃而半眼不见。三年后,他生意失败,在那一刻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他回到了家乡,却不知道等待他的只剩破旧房屋的荒凉和刻着双亲名字的墓碑。他在碑前痛哭流涕,却再也唤不回已逝的慈亲,最终碑前自尽。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世间上每人最痛的一件事。所以,在父母健在的时刻多陪伴在其身边。父母不需要你多风光,只需要你过得开心;不想要你用钱打发,只希望做儿女的坐下来唠唠嗑,谈谈心,这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

《傅雷家书》带给了我启发,也从中让我学会了道理。书籍,是在我们迷茫时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良师;是在我们无助时为我们排忧解难的益友。书,是我一生的挚友!

智能系16数控 林健

通讯地址:泉州轻工学院图书馆

电话:0595-36207887    

版权所有@泉州轻工学院 Copyright@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