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的时候,距我看完《穆斯林的葬礼》已有一段时间了。也许,我用不了华丽的字眼来诠释你这茅盾文学奖的辉煌,我能做的,便是搜索我脑海中的记忆描述我看过的《穆斯林的葬礼》。
捧在手中的它,整体看起来正如它的名字:厚厚的一本,带着一点阴沉;翻开一看,满满的字,夹杂着一丝疲惫。也许,它是枯燥的,也许,它是乏味的,激不起读书的欲望。但能获得茅盾文学奖总会有它该得奖的理由,于是,我便带着这份探索的心读了下去。
看这本书当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你说它是一本书,它也可以是两本书。以玉,月为线索,以章节交错的方式描述,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带着一种结构美,第一次遇到这种叙述方式,一不小心走神,便是整个章节看到崩溃,于是,我便不敢有一丝懈怠,像是沉沦又像是代入。一个穆斯林家族的悲欢离合,玉,月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三代人命运的浮沉,这一家族六十年的兴衰,这便是这本书的全部故事,它妙在,有太强的代入感,它能让我为韩子奇重振奇珍斋而感到自豪;它能让我在梁君璧插足儿子爱情时时想要戳穿她的谎言;它能让我在新月望着旧照片渴望母亲的关怀时想给予她一个拥抱,它让我欣喜让我哭泣。
文章以韩子奇代表的玉,韩新月代表的月为线索,如果说他们是主人公,我却不以为然。《穆斯林的葬礼》如果没有梁君璧这样的一个回回在,便不成“葬礼”。因为她,让新月失了母亲;因为她,让天星失了爱情;因为她,让玉器梁失了玉器。她是可恨的,却更是可悲的。因为丈夫和妹妹让她失了信任,因为她的婚礼仓促而简易,因为她有太多没有又想得到所有的所有。一个梁君璧,便是穆斯林这个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她用她的行动在向读者介绍穆斯林,她用她促成的悲剧在抵制她的生活。她让文中的所有爱情都变得无奈和悲哀,当故事中的人一个个离开的时候,她还在,她要看着所爱之人离去,她是这个“葬礼”为数不多的哀悼者之一。
我说,它厚厚的一本,拿在手里沉甸甸。我说,看完它满满的字,心里沉甸甸。
“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17财金系 会计4班 沈丹情